粵語廣告中的諧音梗 | 新書《香港粵語》
網上書展正在進行
請至官網下單cup.cuhk.edu.hk
如何參加:網上書展:全場七五折
作為網絡時代的人類,說話怎麼能離開諧音梗呢,「蹦不住了」的標準寫法是「蚌埠住了」,「雨女無瓜」就是「與你無關」,如果還說「姐妹」不說「集美」,那就太「凹凸了」(out了)——一個遠古時代的諧音梗。
諧音梗可不只是網絡段子手的專利,廣告領域也是它的「重災區」。既然大家都對普通話裏的諧音梗耳熟能詳,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香港廣告中又有哪些粵語諧音梗吧。
1
這則廣告張貼在地鐵站,粵語的「好聲」hóu sēng是「小心」的意思,圖中的人腳碰台階,畫面和配文是在提醒乘客注意安全。
這樣簡單的廣告語也能有雙重含義嗎?其實,這並非地鐵安全提示,而是電訊公司的廣告,這裏的「好聲」指的不是「小心」,而是字面上的意思「聲音好」,廣告詞的寓意是,即便在地鐵站這樣信號不好的場所,電話收音也能一樣清晰。
2
看到加粗加感嘆的「喜有此李」,不懂粵語的朋友大概也能想到這是「豈有此理」的諧音。的確,粵語中「喜」、「豈」同音,「李」、「理」也同音。
這則廣告宣傳的是健姿美顏藥物,代言人是香港「西餅皇后」李曾超群(1929- )女士。李女士「縱橫商界廚藝數十年,經歷幾許風雨,依然活得精采活力不減」,所以「喜有此李」是說吃了這款保健藥之後也能像李女士那樣活力充沛。
古早時期,李曾超群主持的烹飪節目
3
是不是很像恐怖電影的海報?其實這是互聯網公司的廣告。
這裏宣傳的是一項可以終身免費的服務,「唔」是「不」的意思,「今世唔收」也就是今生今世都不收錢。粵語的「收」和「修」同音,「今世唔收」玩的是「今世唔修」(今生不修行、不做好事)的諧音梗。廣告語寫的雖然是「收」字,但從慘綠畫面的陰森感,和老婦人的面部表情,讓人首先聯想到的是「唔修」而不是「唔收」。
據媒體報告,這則廣告流傳廣泛而又過於恐怖,香港影視處當年收到過上百宗投訴電話。
上面的趣味廣告和分析,就來自我們出版的張洪年教授新書《香港粵語:二百年滄桑探索》。
《香港粵語:二百年滄桑探索》
張洪年
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,2021/06
1990 年代,徘徊在柏克萊東亞圖書館的張洪年教授,無意中看到書架上有一本關於粵語的老書,一時好奇心動,順手抽下;站在昏黃的吊燈底下略略翻閱,接著就坐在圖書館地上,看了整個下午。這一回無心插柳,開拓了他後來二三十年的研究新路向。
《香港粵語:二百年滄桑探索》選輯了張洪年教授歷年所寫的一系列語言學文章,具體描述早期粵語的各種語言現象,解釋香港粵語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發生的種種變化。香港早期的粵語來自廣州,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逐步與廣州話分道揚鑣,漸漸自成一種語言。如今香港人口絕大部分以粵語為母語,社會上的活動都以粵語為主要溝通語言。香港的粵語雜用大量外來語,有的已經成了本地詞彙一部分,在語音和語法層面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。
這些變化到底如何發生,幾時發生?變化的牽涉面有多廣,軌跡是否可循?我們能否在其他語言中,找尋到類似的發展?這種種問題,都是對語言發展歷史有興趣的人必須面對、尋求答案的重要切入點。作者希望能從眾多的語料之中,擬構出粵語在這新舊交替之際的發展軌跡,供學者與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和討論。
除了《香港粵語》,最近我們也推出了《粵語的政治: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》一書的新版。
粵語的政治: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
文潔華 編
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
2014初版,2021新版
粵語文化如何在香港再現,反映這個城市裏的族群關係與社會身份?這是關注香港文化的讀者不會忽視的問題,《粵語的政治》一書就匯集了跨學科的研究發現與成果,兼顧歷史的進程、平常受到忽略的事件和課題,見證了香港語言文化蓬勃發展下的生活日常,幫助我們探尋港人的文化認同感。
- end -
你還可以閱讀更多……
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,提取過往精彩內容
以及: